軟色情成痼疾!測評20款短視頻直播App,6成可發兒童裸露視頻
測評顯示,當上傳一段兒童裸泳視頻時,微視、嗶哩嗶哩、全民小視頻等12款App無任何提示即可通過審核順利發布,占比六成;抖音、愛奇藝隨刻、映客直播等其余八款App則顯示無法發布,并做出“視頻存在少兒不宜、過度暴露等不合規問題,請修改后重新上傳”等提示。
愛奇藝隨刻提示上傳幼兒裸泳視頻不合規。
在《2020年報告》中,主播穿著暴露、言語粗俗的現象也廣泛存在:46.7%的被測App存在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內容,其中尤以軟色情內容最為突出。
中心建議,平臺應加強審查涉及未成年人裸露鏡頭的視頻,對于色情、煙酒、暴力等未成年人不適宜接觸的信息,平臺可在頁面以顯著的標識提醒未成年人。
青少年保護模式成標配,但有App直接禁用所有功能
去年9月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0)》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9.2%。從2019年起開始試點上線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一層保護網。
對比《2020年報告》,本次測評數據顯示,當前平臺的青少年保護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和落實:85%被測App設有青少年保護模式,較去年提升8.3%。特別是頭部短視頻直播平臺,這一模式成為“標配”。
南都兩年測評對比:App青少年保護模式機制
不過,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于去年11 月發布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超三成受訪未成年人認為平臺的青少年保護模式“沒用”。
實測發現,青少年保護模式主要包括時間鎖、禁止直播和充值打賞、限制內容等,解除這一模式的方法通常是輸入預設密碼。事實上,除此之外,還有購買破解工具、退出重啟、卸載重裝等多種方法可以繞過,讓青少年保護模式形同虛設。
不過也有App設置得更加嚴謹。在KK直播中,即使輸入密碼也無法繼續延長使用時間,也無法解開禁用時段的使用限制。
KK直播下,晚10點后使用密碼也無法解除時間限制。
中心建議,平臺可以考慮建立更嚴格的時間鎖和禁用時段設置,如禁用時段無法輸入密碼繼續使用;設置家長監管模式,通過短信等方式通知監護人等。
青少年保護模式下的另一個重要建設內容是青少年專屬內容池是否具有吸引力。報告顯示,相比《2020年報告》盡管設置多個欄目或提供二十個以上視頻的App占比大幅升高,但內容單調、更新頻率慢仍是當前內容池建設的“通病”。
么么直播的青少年內容池。
即使視頻數量相對較多,多數App也只是整合了適宜青少年觀看的視頻,沒有欄目分類和相關主題,略顯雜亂。還有的App甚至直接禁用青少年模式下得所有功能。如人人直播開啟青少年保護模式后,所有圖標變成灰色,功能全部禁用。
在中心看來,平臺應著力豐富青少年保護模式下的內容池,將其打造成真正符合未成年人興趣的集合,對內容作分門別類,提高更新頻率,而不是僅僅應付差事。
半數App誘導打賞,平臺稱一經消費無法退款
據最高法披露的一起案件,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未成年人劉某多次使用父母銀行卡打賞主播近160萬,劉某父母將平臺訴至法院請求退款。經調解,平臺返還全部打賞款。
去年5月,最高法出臺《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對未成年人打賞退款問題作出回應。隨后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發文要求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測評發現,平臺誘導打賞和跳轉第三方支付無需身份認證,或是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糾紛不斷的重要原因。
報告顯示,半數被測App存在鼓勵、引誘用戶打賞的情況。如么么直播,在主播頭頂會出現“今日心愿,私人游艇、繁華戒指”等誘導充值的字樣;全民小視頻中的直播頁面則會彈窗出“首充享壕禮”的提示。
么么直播(左)與全面小視頻直播頁面誘導打賞。
相對應的,45%被測App沒有在直播頁面提醒或標注類似“不提倡青少年打賞”的字樣。相較于直播頁面,充值頁面提示的比例升高,60%被測App在充值頁面或充值協議作出提醒。
快手充值頁面提示“禁止未成年人充值消費”。
即便如此,多數App 的上述提醒也并不明顯。愛奇藝隨刻在留言板提示嚴禁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但隨著留言不斷增加,用戶需要手動操作翻至留言前列才能看到,提示很容易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