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色情成痼疾!測評20款短視頻直播App,6成可發兒童裸露視頻
軟色情成痼疾!測評20款短視頻直播App,6成可發兒童裸露視頻
數字時代下,短視頻直播App發展迅猛,廣大未成年群體也在這片互聯網海域中暢游。與此同時,“熊孩子”激情打賞一擲千金,兒童因模仿視頻中的危險操作受傷,父母強迫未成年子女直播吸睛等負面事件也屢屢見諸報端。
近兩年,監管部門紛紛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并出臺了不少政策文件。高壓監管之下,短視頻直播平臺是否建立起了有效的青少年保護機制?對于青少年打賞直播和退款問題,平臺是否推出了具體可行的措施?
2021年3月30日,南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研究中心(下稱“中心”)發布《短視頻直播App青少年保護測評報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20款短視頻直播App進行測評。
南都《短視頻直播App青少年保護測評報告》
報告顯示,青少年保護模式已成為短視頻直播App標配,但內容單調、更新頻率慢仍是青少年內容池的“通病”。還有App“一刀切”地禁用所有功能,直接影響未成年人使用體驗。
此外,南都連續兩年測評發現,“軟色情”是平臺一大痼疾,七成App未就少兒不宜內容作顯著提示,還有六成App允許發布兒童裸露視頻。
僅五款App承諾不將未成年人信息用于營銷
報告提到,中心從安卓應用商店選取了頭中尾部共20款端視頻直播類App,從隱私保護條款、賬號創建、內容審核、青少年保護模式設計、充值打賞機制等五個方面進行測評,滿分為100分。
20款App未成年人保護程度測評情況。
測評結果顯示,20款被測App的平均分僅為53.3分,70%被測App的未成年人保護程度處于中等和較低水平,沒有一款保護程度高。保護程度較高的分別是抖音、快手、西瓜視頻和抖音火山版。
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App在落實網絡直播年齡限制要求和獲得監護人事前同意方面都做得較好。比如20款App均有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專章,其中19款禁止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直播。
但實測發現,仍有一款App——漂漂短視頻,用13歲未成年人的身份證通過實名認證后,即可開通直播。
漂漂短視頻允許13歲未成年人開通直播。
而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75%的App只是簡單提及需征得監護人同意,只有五款App有獨立的未成年人保護政策。此外,也只有五款App承諾不會將未成年人信息用于用戶畫像、營銷等商業目的。
去年,南都曾發布《網絡直播App未成年人保護報告》(下稱《2020年報告》),實測了30款直播App。對比兩年的測評結果發現,設有專門未成年人保護章節的App占比從26.7%躍升至100%,有了明顯改善。
南都兩年測評對比:App設有未成年人保護章節比例。
對于短視頻直播類App來說,提供視頻、直播等核心服務無需收集任何個人信息,近日出臺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也做出了類似規定。但報告顯示,么么直播等App仍需強制收集手機號才能使用。
中心認為,平臺可在隱私政策中明確告知將如何收集、使用、存儲和共享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特別涉及人臉等敏感信息,應承諾不收集、不分析提取。此外,平臺可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采取更嚴格保護措施,如成立專門安全部門或進行高度加密。
“軟色情”成平臺痼疾,六成App允許發布兒童裸露視頻
報告顯示,七成被測App的視頻中存在色情、煙酒、暴力等不適宜向未成年人展示的信息。打著“軟色情”擦邊球的內容已經成為短視頻直播平臺的痼疾。
比如以“性感顏值擔當”為關鍵詞在微視App上搜索,多個視頻封面為衣著暴露的女子。點開視頻,有人做出挑逗性動作,還有人將鏡頭對準臀部拍攝。
微視中有穿著暴露的女子做出挑逗性動作。
然而,只有三成App對未成年人不宜內容做出顯著提示。如在快手上搜索酗酒等內容,搜索欄下方會出現“珍愛健康,拒絕過量飲酒”的提示字樣。
除了被動觀看以外,主動上傳未成年人視頻也應該是平臺重點關注的地方。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平臺發現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發布私密信息,應當及時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